close

美國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到2014年6月底IS伊斯蘭國,到現在的油價走勢圖看到美國托拉斯壟斷市場的企圖

請先看圖片

1970-2008年原油價格    

 

2014年1月-2015年11月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圖  

2014/06/29伊斯蘭國建國后需錢孔急,大賣原油,油價一路劇跌,國際油價不再受美國控制。2015年11月油價降到43.12美金/桶,因此航空用油,汽車用油某種程度上還是受到中東 IS 影響,油價下跌開車用油的生活壓力可以減輕。但是也因此看出美國的企圖很明顯。

“美國人打伊拉克、阿富汗等國是為了掌控石油價格的訂價權”      引述自網頁http://www.zhihu.com/question/20205828--作者:王威--链接:...
来源:知乎  『美國打伊拉克確實不是為了石油,而是為了一樣比石油更重要的東西-----石油定價權。美國是個金融大國,要想控制全世界,就得確保維持全世界的所有大宗商品的價格都在其承受的範圍之內。同時,也確保世界大宗商品都是以美元定價貿易,如此美元信用堅挺,哪怕他再怎麼量化寬鬆也不會貶值,是以美國入侵伊拉克所得之價值至少是幾十萬億的美元,根本無需去直接掠奪伊拉克石油。當然,石油市場價格穩定,中國也是最大受益方,所以中國至少從國策而言,是蠻支持美國入侵伊拉克的。當然,這個秘密中共是不會告訴憂心美帝的中國憤青們的。』

嚴格來說,美國一直說不能允許有托拉斯壟斷市場的行為,而且在世界上在美國國家法庭上,已經裁罰很多國際企業公司多數以罰款伺候或接受企業協商罰款。儼然一副世界警察自居,哈哈,諷刺的是在2003年入侵伊拉克後的12年日子裡,隨著時間推移,看這個小弟披露的國際原油價格走勢圖,各位當可明白,美國意圖--掌控石油價格的訂價權,這11年來世界各國的人民飽嚐高油價的汽車行駛窘境,高低差額比較後美國賺進了高達20幾倍的原油交易利益。各位親友,和有在開車的朋友,俄羅斯總統普丁有言,伊斯蘭國的建國和坐大,是有人在培植的。仔細一看,才發現美國侵略伊拉克之後,卻扶植人數比較少且親美的什葉派人士掌控伊拉克的政權。過去一般認為遜尼派比較溫和,什葉派相對激進,但這次做出殘忍行為的IS卻是遜尼派。美國在推翻薩達姆政府後,扶持的傀儡馬里奇政府素質不佳,過度偏袒什葉派,還有執政什葉派的貪污腐敗問題,使得在一牆之隔的遜尼派人員累積許多不滿憤恨。美國自作自受真正是現世報。藉此也給國民黨和未來極可能執政的民進黨,請各位要時時自己反省可以避免自作自受的現世報。

在美國內政方面,由於入侵期間戰爭費用居高不下,布希政府不得不通過擠壓醫療保健、教育、住房和其他內政項目的經費來維持高額的軍費預算。巨大的戰爭開支加重了美國的財政負擔,加上美國政府為應對金融危機和經濟衰退而推出大規模刺激經濟計劃,以及稅收顯著下降等因素,2008-2009財政年度的前9個月,美國聯邦財政赤字首次超過1萬億美元。

2013 年,全美石油消費量為日均 1890 萬桶,較前一年2012年有所增加。而去年2014每日淨消費量1850萬桶。從 2005 年的每日 2080 萬桶下滑到 2012 年的 1849 萬桶。一路下滑。而從歷史的角度看,美國經濟衰退將導致油價下跌,2001年當經濟緊縮時,紐約油價下跌26%,達到每桶19.84美元(當時有911自殺攻擊)。七年前(在2008年),美國消耗全世界26%的石油,如今2014年只消耗24%。美國是在2001年經濟緊縮又碰上911恐怖分子自殺式攻擊時,它實在受不了經濟持續衰退,到了2003年終於入侵伊拉克。

約略平均美國約占全世界用量的25% 約合世界的4分之1,可以推算出每日世界使用原油數量在1850萬桶X4=7400萬桶,7400萬桶X2700天(入侵伊拉克的日子)=19980000萬桶,在這些年當中,原油油價從23.12美元漲到146.08美元,漲幅高達532%約5倍多一些。

以平均值來算油價每年約合85美元/桶(23.12+146.08除以2=85美元),因此美國每一桶原油可以增加61.88美元/桶的收入,19980000萬桶X61.88美元=123,636,240,000,000美元(約合123.6兆美元),扣除戰爭費用7423億美元和各式費用約7600億美元(兩項合計1.5兆美元),美國還賺進了122.1兆美元。看了這些計算結果,您還要去捧美國的大腿嗎?喔不,美國從2003到了2014年10月左右,已經讓全世界自用汽車和貨車聯結車駕駛人過了約11年的超高油價的辛苦日子(航空公司更苦,只好在機票中增設燃油附加費),對於剝奪你幸福美好生活的美國,要唾棄或是要接受並奉承,您一定要好好深思這個問題。

張大帥  彈突魚  撰寫  2015/11/2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彈突魚tantu7pix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