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用電時拔除插座上的插頭來省電,在台灣是錯誤的觀念喔!
昨天在我40年前國中同學的聚會上,聽到同學的話--不需要用電時
拔除插座上的插頭來省電,在台灣潮濕的氣候地區是錯誤的觀念!
我聽到時頗有同感,今天特別披露此項論點的說明,讓各位親友能夠得到
更多知識,避免被新聞及網路傳閱的訊息給誤導。
首先說明,因為台灣是位居屬於海洋型潮濕氣候區,空氣中之溼度偏高,特別是在基隆/台北地區,下雨的日數特多,越是不宜拔除插頭。
40年前我讀大學時,買了一只聲音音質非常好的日本進口 AIWA 愛華牌隨身聽,在準備考試時約三個星期沒有使用,等到要再播放聆聽時,卻發現無法使用,送修後兩天,修理單位來電告知--你的隨身聽有趣泡到水喔,主機板已經長有銅綠的鏽蝕,換一片主機板要2000元,我心裡想省吃
節用,使用4000元買的電器(當時4000元算是很高價的高級品),修理又要再花掉一半的價錢,決定不修理了。
至此我終於明白--台灣是位居屬於海洋型潮濕氣候區,空氣中之溼度偏高,特別是在基隆/台北地區,下雨的日數特多,所有電器用品很容易長有銅綠及鏽蝕。
反過來說--如果你始終將插頭插在插座上,因為隨時供電備用時,所使用的電器通常都會達到攝氏40-50度的微溫狀態,潮濕的水氣隨之蒸發,可以避免沾附在主機板上,也就不會有鏽蝕。電器產品反而因此可以多保用一倍以上的使用時間和壽命。
還有一項說明--隨時插在插頭上一年的用電頂多不會超過20元,
試問您是要以20元的代價可以保用該電器比較聰明。
還是像我大學時期一樣倒楣又疏忽,長期沒有使用電器或拔除插頭,以至於
無法持續讓電器長年保持微溫,導致主機板鏽蝕,最終讓我們不得不放棄該電器 來的比較聰明呢!
張大帥 2013/12/30 06:10 撰寫